当前位置:首页 > 钢材价格 > 綜合 > 焦点信息 > 正文

铁矿石半年度总结:上半年矿价震荡下行 下半年振幅收窄


卓创资讯 于明静 2024-07-03 13:55:53
收藏

【导语】上半年国内铁矿石市场整体呈现先跌后涨再跌走势,主要在供应端稳定增量背景下,受终端需求预期与现实交替主导下的铁水生产节奏变化以及宏观预期的推动影响。展望下半年,影响铁矿石市场运行的因素将集中在宏观政策预期、粗钢控产、降碳政策落地规划以及终端需求变化等几个方面,在高库存压力及下方成本支撑下,振幅或有所收窄。

上半年国内铁矿石市场整体呈现先跌后涨再跌走势,其走势与我们在《2023-2024中国铁矿石市场年度报告》中预测的基本一致,由于一季度供应端扰动较少,叠加终端需求复苏较差,铁水产量复产力度不及预期,同比偏低,铁矿供需格局转弱,铁矿石在3月份跌势加速,造成我们对于低值的判断和出现时间的预测出现偏差。2024年1-6月份,港口铁矿石(日照港PB粉、现款现汇、自提、含税,下同)均价为894元/吨 ,较上年同期上涨0.08%(见图1)。截至6月28日国内铁矿石收于818元/吨,较年初下滑21.5%(见图2)。

2024年上半年铁矿石一季度震荡下行,二季度铁水产量回升下,矿价出现反弹,5月下旬至6月再次小幅震荡下行。高点即在1月初,日照港PB粉现货价格1065元/吨,低点出现在3月底,日照港PB粉现货价格最低746元/吨。1月份前期宏观乐观预期与原料补库逻辑支撑行情,矿价高位震荡,春节后,终端需求恢复力度和时间偏慢,在现实疲弱的数据下,钢厂复产谨慎,铁水产量不增反降,同时铁矿从产业端估值角度来看存在明显高估,使得其在黑色弱势下跌中处于补跌状态,因此铁矿跌幅偏大。进入4月,钢厂出货情况好转,利润改善,市场开始预期铁水产量回升,盘面整体反弹,同时债市、楼市政策的密集出台,给予了下半年终端需求改善的预期,矿价震荡偏强。6月份,终端需求走弱,且铁矿石港口高于往年同期的高库存压力,叠加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市场宏观情绪趋冷,期现价格有所回调。

上半年铁矿石市场呈波动幅度较大,主要与供应端稳定增量背景下,终端需求预期与现实交替主导下的铁水生产节奏变化以及宏观预期的推动影响。

供给持续增长,需求不及预期,铁矿石库存同比新高

供给方面,进口累计同比超过历史新高,国内矿产能释放。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1-5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51374.6万吨,同比增加3364.6万吨,增幅7%。从绝对值数量上来说,超过2023年同期创下的最高值48010万吨,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但澳洲进口量有所回落,巴西及部分非主流国家进口增幅较大。从数据来看,1-5月份澳洲进口量累计同比小幅下降1.14%,进口占比量下滑4.86个百分点至58.96%,巴西1-5月份进口累计同比长19.36%,进口占比量增加2.16个百分点至20.89%。非主流1-5月份累计同比增长23.56%,进口占比量增加2.7个百分点至20.15%。非主流进口增量主要的增量仍来自印度,印度累计同比增490.13万吨,增幅46.96%,由于基数原因,较去年同期增量放缓,另外南非、秘鲁、乌克兰等非主流国家进口增幅也较明显。

今年铁矿石供应增量较大,一方面是巴西淡水河谷受发运节奏前置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全年产量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上半年发运出现了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非主流国家在铁矿石价格偏高的情况下,仍然保有了较高的铁矿石生产出口积极性。

产量方面,今年以来国内矿年初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之后受天气影响、原矿资源限制以及火工品监管等原因,产量有所下滑,但整体来看,年内国内矿山生产政策较好,矿山产能利用率提升,产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项目正在按进度投产,矿山整体库存去化较快。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5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8847.9万吨,同比增长9%;1-5月累计45735.2万吨,累计增长13.4%。出现增量的省份主要在河北、安徽、辽宁等地,增产项目主要包括河北去年8月复产550万吨产能,辽宁思山岭项目,承德京城矿业,云南大红山,安徽罗河等项目达产扩建带来的提产。

需求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生铁产量36113万吨,折合日均生铁产量237.57万吨,同比增下降3.7%;1-5月粗钢产量43861万吨,折合日均粗钢产量286.13万吨,同比下降1.4%。上半年国内生铁产量同比下滑,减量主要在一季度。一方面,自去年以来钢企长期面临低利润及流动性压力,钢企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终端需求恢复较慢,钢材库存压力较大,同时地产弱势状态未改善叠加基建投资规模下降,导致市场对国内钢材需求预期较差,钢企复产节奏缓慢。其中原料成本压力下云南、贵州等地为代表的钢厂开始协同减产,部分钢企推迟复产或发布亏损检修计划,从中钢协数据上看,3月中下旬,重点钢企生铁日均产量环比继续下滑,使得铁矿估值面临供需现实走弱和需求预期悲观的双重打击。4月后钢材价格上涨,钢厂利润回升后持续复产,5-6月钢厂尚有利润空间,铁水上行空间不大,但主动减产少。

受供需层面波动影响,上半年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持续累库。6月底铁矿石港口库存接近1.5亿吨,较去年同期高2000余万吨。去年来看,3月份以后港口库存处于持续下降态势,而今年以来港口库存处于持续累库状态。按照目前的发运水平和钢厂生产强度来看,港口库存流畅去库的难度依然偏大,且港口贸易矿库存超过9500万吨,占比约在64%,高库存难去库状态下,需求边际承压,矿价上方压力较大。

政策利多推动价格上行

2024年一季度因地产不景气、基建表现低于预期导致钢铁行业面临终端需求不足和预期偏弱的挑战,对政策利好的敏感性也有所增加。二季度以来,债市、楼市政策密集出台,给予了下半年终端需求改善的预期。尤其5月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旨在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并优化供需结构,随着土地供给的减缓和去库存的持续推进,对钢材市场是一个中长期的利好,黑色商品市场对此类消息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反馈,价格出现明显拉涨。

展望下半年,影响铁矿石市场运行的因素将集中在宏观政策预期、粗钢控产及降碳政策落地规划以及终端需求变化等几个方面。

宏观政策仍有预期 终端需求或有改善

5月经济数据表现较差,钢铁行业整体再次下跌。5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5%,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减速,三大投资板块增速全面下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较前值降低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下行;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较1-4月放缓0.3个百分点,略低于去年全年5.9%的增长水平。基建投资放缓的原因可能有专项债发行速度偏慢,截至6月底,专项债年内发行进度39%(去年同期58%)。在“一揽子化债政策”的严监管下,地方融资途径全线收缩,年初中央发布限制十二省发债及新开工项目的文件,可见各省市化债需求仍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1%,较1-4月同比降幅增大0.3个百分点,在房企面临资金链紧张、房价持续下跌以及对未来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的情况下,许多房企和居民仍在被动地出售房产,缺乏扩大投资的意愿。在这种背景下,宽松政策的激励作用正在逐渐减弱,黑色市场信心不足。

但金融和地产数据偏弱也使得7-8月继续出台积极政策有了更大的可能;而流动性、地产、粗钢控产则是针对性的政策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下半年来看,终端需求有望好于上半年。一方面,6月份中央要求强调“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预计下半年政策端还会出台对地产进一步托底。另一方面,尽管地产领域拖累钢铁需求,但制造业用钢显著较好,钢铁需求仍有韧性,随着政策面持续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当前各地正在着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短期内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稳中有升势头。基建方面,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和特别国债落地实物工作量存在较强的时滞,下半年有可能加速,上半年至今新增专项债发行约1.5万亿,下半年仍有2.4万亿待发。根据历年专项债发行节奏,通常三季度会基本完成全年专项债发行任务,主要考虑到专项债若集中在四季度发行可能会影响资金在年内的使用进度,所以,根据当前发行进度,三季度将迎来一个专项债发行的高峰,也是地方债整体的发行高峰,同时在前期的债券发行拨付下,下游资金好转,三季度可能有实体项目落地,从而提振钢材需求。

下半年国际矿山发运量有望保持高位,国内粗钢控产及降碳政策将减少铁矿石现货需求,供需趋势宽松

供给方面,澳大利亚方面虽然受天气等因素的干扰,今年目前发运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随着天气的恢复以及新矿山投产的影响,未来的供应存在着增加的预期,巴西VALE今年以来生产发运稳定,下半年或仍将保持增加态势。另外地缘问题对铁矿发运的影响逐渐消退叠加高矿价刺激下,非主流矿山供给或仍将保持高位,全年进口量或同比增长7%;国产矿方面,随着部分新投产项目的提产,下半年国产铁精矿的产量将进一步增加,全年增量或在800-900万吨。

需求方面,近期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原料跌幅不及钢材,焦炭现货甚至进行了一轮50元的提涨,钢厂利润快速收缩,部分长流程钢企已进入亏损状态,7月初检修钢企数量增加但预计在月底复产,7月生铁产量降幅或有限;另一方面,当下钢材下游需求边际走弱,黑色系商品价格徘徊背后是进入淡季后钢材供需矛盾的持续累积,而化解矛盾的只能下降产量和需求匹配。而在上半年专项债发行滞缓下,预计三季度后期,基建领域将重点发力,对冲地产用钢需求下滑的同时,阶段性支撑钢材价格。若旺季需求回归不及预期,同时“降碳”方案的落地将对于钢材、粗钢以及铁水的生产起到主要的扰动作用,受此影响,预计炉料端的需求存在扰动,尤其是高库存贯穿下半年的铁矿石品种,预计矿价仍将承压运行。

铁矿石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9、10月份下跌概率大

铁矿石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从历史经验来看,三季度铁水产量开始下降,主要为进入淡季后成材需求偏弱,钢厂检修增加,对原料端的需求也会出现相应的减少,港口库存累库概率较大,矿价逐渐下行,从近十五年矿价走势来看,9月份下跌概率达71.4%。四季度若终端无超预期表现,产业链延续低位运行,10月份下跌概率也达到了64%,但季度末随着天气转冷影响汽车运输,钢厂冬储备货节奏及库存天数增强,补库需求带动矿价有所回升。结合铁矿石需求趋势的变化,以及终端需求变化预期,预计今年下半年铁矿石市场依然将延续上述季节性波动规律,在高库存压压力及下方成本支撑下,振幅或有所收窄。

下半年来看,短期铁矿是矛盾最大的品种,铁矿绝对库存量处于近两年高位水平,但在目前铁水高产和钢材库存压力不大的背景下,短期内矿价下方成本支撑有效,延续窄幅震荡。后期来看,矿价上方承压,但下行空间或有限。综合上述分析,卓创资讯延续《2023-2024中国铁矿石市场年度报告》中关于下半年的趋势预测,预计下半年铁矿石市场成本支撑震荡后有所反弹,在终端需求预期或有改善下,全年低点或在上半年已现,下半年主流价格运行区间或在760-850元/吨,根据季节性规律判断,下半年的高点大概率出现在8月份,低点或出现在10月份(具体价格预测参考图10)。

风险提示: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制造业投资增速减弱;房地产相关政策;粗钢产量平控;海外矿山发运节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