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政策窗口期过后,宏观扰动减退,短期市场实际供需的影响权重有所上升。当前黑色产业链终端需求转弱,但整体矛盾尚不显著,单边驱动不明显,价格调整空间或有限。
近两周以来,因宏观层面扰动因素不断,市场情绪波动较大,铁矿石价格宽幅震荡,截至11月11日,铁矿石日照港PB粉现货价格在750-755元/吨,较11月1日下跌1%左右,期货主力2501合约在750-800之间宽幅震荡,显示出上行驱动不足,下跌仍有支撑的局面。短期来看,国内进入政策真空期,基本面权重有所回归。

政策预期影响消退 宏观估值溢价挤出
上周海内外宏观预期摇摆等,市场整体受宏观情绪扰动较大。美国总统换届尘埃落地,虽然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但按照后续的政策议程(对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收紧移民等),或将再度推升美国通胀,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可能将有所放缓,强美元回归将再度压制大宗商品整体表现,短期对国内黑色板块的影响有限。国内方面,后续几年化债资金达10万亿,整体与前期市场预期接近,但考虑到政策并未对投资端以及消费端有明显拉动,并无新增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后续大宗商品需求快速修复的可能性较低,政策博弈期或暂告一段落,黑色商品价格更多开始围绕实际供需情况波动。
下游成材库存同比偏低 基本面矛盾尚未激化
进入11月螺纹钢表需继续回落,需求季节性走弱,库存连续累积,不过产量已再次下降,库存也处于低位水平,热卷供需阶段性改善,产量回升库存下降,表需略有回升。整体供需驱动并不明显。10月钢材出口尚可,环比9月继续增加,据海关数据,2024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1118.2万吨,环比增长10.1%;1-10月累计出口9189.3万吨,同比增长23.3%。10月份钢材出口量为仅略低于2015年9月的历史次新高水平,出口显著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钢材市场供应压力。钢厂略微减产后,在目前估值和库存下,整体黑色产业链矛盾不显。但出口存在反倾销前的补库,后续供应端仍存在一定压力。

铁矿石供应量维持高位 钢企生产积极性下滑
发运端,虽然近期台风影响船期,导致铁矿到港量受到扰动,但近期全球铁矿石、澳巴周度发运量回升到超季节性上方,年底前有望延续高发运。铁矿供给比较稳定,价格更多受到需求的影响。需求端,受河北、山西等地天气二级预警和钢厂利润收缩的影响,近两周铁水产量持续下降,根据卓创资讯调研,上周169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3.71%,周环比下降0.35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195.33万吨,周环比回落1.19万吨。当前长短流程钢厂均有利润,但受制于下游需求淡季转弱,后续钢厂利润或有收缩,钢厂有主动降负荷意愿,钢厂生产积极性下滑令原料端有所承压。同时铁矿库存仍处于高位,成为铁矿高点的压力所在。

短期利多出尽 弱现实主导行情
11月份政策窗口期兑现之后,短周期内市场利多出尽,基本面定价权重阶段性有所上升。因之前宏观预期偏乐观,短期市场价格中的宏观溢价被挤出,价格有向下调整压力。但目前整体黑色产业链矛盾不凸显,下方有支撑,且考虑到财政部对明年财政力度仍有积极的信号以及年底还有降准降息预期,也可能会根据海外的动作留出政策余地,因此财政刺激的宏观预期并没有完全证伪,因此短期宏观层面可能只是降温但依然构成支撑,12月份或还有冬储以及政策预期博弈的窗口,在此之前,黑色市场交易逻辑将再度回归至弱现实的基本面定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