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螺纹钢转产对结构钢市场的冲击,到结构钢市场内部利润的波动及与其他钢铁产品的利润对比分析,无不反映了钢铁行业内部结构的微妙调整。随着螺纹钢生产利润的回升,结构钢市场的调整已从最初的快速反应阶段逐步过渡,未来市场有望逐步好转。
2024年结构钢利润变化:微妙的转折
回溯过去三年,结构钢的利润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从2022年的高点201.93元/吨到2023年的深度低谷,即平均利润-78.83元/吨,市场经历了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房地产行业的疲软引发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众多原本专注于螺纹钢生产的钢铁企业开始转型,转向结构钢生产,此举虽然缓解了螺纹钢供应过剩的压力,但却导致了结构钢市场的供需失衡,从而拉低了结构钢市场的利润。然而,这一态势在2024年迎来了小幅的好转—市场需求底部回升,叠加供应增长速度放缓,市场供需关系得到重塑,为结构钢业带来了一线希望,结构钢利润小幅回升,截止到11月15日,2024年结构钢的年度平均利润为-42.54元/吨,虽然这一数字仍处于微亏状态,但相比于2023年的平均利润-79.23元/吨,整体上增加了36.29元/吨,这不失为一个微妙的转折。
具体2024年来看,从年初到9月中旬,结构钢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钢铁厂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年初时的最大亏损达到300多元/吨,但这也较2023年有了一定的好转。到了9月下旬,随着市场价格开始低位反弹,钢厂得以暂时挽回部分利润。然而,这种好转只是短暂的喘息,10月份,钢厂利润再度缩减,利润再次跌入亏损的区间,这表明当前结构钢市场依然处于波动之中,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关产品利润变化:钢铁市场内部调整加剧
结构钢与螺纹钢存在生产上的共线情况,普优共线占到了结构钢总产能的20%以上,结构钢与螺纹钢之间的利润对比会影响钢企生产的倾向性。结构钢与热轧板卷在需求端存在较大的重合度,汽车、机械均是其主要下游领域,结构钢与热轧板卷之间的利润对比可以间接反映出结构钢市场的一些情况。
具体来看,近三年来结构钢与螺纹钢的利润差持续减少,其中2023-2024年整体结构钢的生产利润小于螺纹钢的生产利润,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普优共线比例的持续增大。螺纹转产以及自身淘汰影响下,螺纹钢供给弹性增大,而结构钢市场供需矛盾增大,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供给弹性减少,产品间供给弹性的变化影响了各自产品的价格波动。在两者原料成本变化几近一致的情况下,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利润的变动。

结构钢与热轧板卷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样不能忽视。近三年来结构钢与热轧板卷的利润差经过了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的过程,其中在2024年结构钢与热轧板卷的利润变化方向有所差异,结构钢利润小幅回升,而热卷利润小幅下降。在本身国内下游需求领域、原材料需求高度重合之下,利润的变动更多可能出在供给方面。螺纹钢产能转移的过程中除了更易转产的结构钢之外,热卷等量大且利润相对客观也在转产的范围之后,不过较长的投产建设时间使得最初的时间内影响不大,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影响逐渐增大。从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来看,近五年热轧板卷新增产线28条,新增产能9140万吨,其中近三年新增产能6010万吨,产能释放逐渐加速。而结构钢经历了最初的螺纹钢产能冲击之后,产能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价格相对回升。
综合来看,通过结构钢利润自身的变化以及与其他产品的相对利润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见证房地产市场变动下的钢铁市场内部调整。从目前来看,调整已经度过最初的快速反应阶段,随着螺纹钢生产利润的相对回升,螺纹钢产能进一步转移的速度或有所放缓,结构钢受到冲击或有所减弱,而热卷等品种或阶段仍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