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材价格 > 建筑钢材 > 卓创视点 > 正文

【一周宏观】节后热点相对缺乏,关税政策惹关注


卓创资讯 刘新伟 2025-02-08 14:11:38
收藏

一周大宗商品观点

【核心观点】本周市场热点围绕节后复苏以及春节期间热点而来,特朗普政府政策对市场影响较为显著,但短期的冲击已经基本结束,中长期影响仍需继续观察双方进一步政策。

节后第一周国内商品价格总体呈回暖态势,现货价格亦有小幅走高。从各版块看,油脂板块再度领涨,棕榈油本身有政策扰动,叠加美国关税政策的担忧情绪推高豆菜价格,带动油脂板块走高;贵金属价格涨幅领先,主要受政策预期扰动,市场担忧情绪推高黄金价格,白银被动补涨,除此之外美元信用风险,去美元化以及央行增持黄金对贵金属价格影响显著;黑色系产品方面,硅锰矿端再度出现问题,导致港口锰矿价格上涨没带动盘面价格走高。

基本面看,春节前后库存关注度较高。从统计数据看,烧碱、焦炭库存处于历史最低水平,PTA、玉米淀粉库存升至历史最高,纯碱、菜籽油、短纤、苯乙烯处于库存高分位数区间(>90%);从同期角度看,纯碱、苯乙烯、PTA、短纤、甲醇、淀粉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焦煤、锌处于同期低位。

库存的高低会影响市场对未来供需预期的判断,库存高位对价格形成压力,库存低位则可能引发补库存预期,短期市场继续关注节后各产业复苏情况,终端需求的复产进度关系商品市场活跃度。

热点关注:围绕关税政策的博弈仍会继续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对加拿大原油征收10%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迅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2月1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约102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2月1日宣布采取报复性关税,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启用墨西哥政府此前准备的“B计划”。2月4日,中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特朗普关税政策会多国内经济增长形成拖累,预估影响我国整体GDP增速0.1-0.3个百分点;通胀方面,关税政策会对短期美国通胀造成较为显著影响,预估影响中值水平在0.6个百分点,对国内影响相对较弱;货币政策方面,通胀预期会推高美国通胀进而影响美联储下一步的降息动作,降息时间或推后至6.-7月份。对国内来讲,需要密切关注央行对汇率的态度,继续宽松预期亦有收敛。

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会影响其总体需求,在全球制造业收缩的背景下,只有中国可以向全球提供足够多的商品,因此,在美国不具备减少财政支出的背景之下,其需求很难下降,这会对中国出口商品形成支撑。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计划于下周公布“对等关税”措施,这意味着美国与其经济伙伴的贸易战将大幅升级。

宏观数据

1、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4日16时46分,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电影总票房突破92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前7天(1月28日至2月3日),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20.78亿笔、金额8.52万亿元,较去年春节假期前7天(2024年2月10日至16日)分别增长25.70%、17.08%。其中,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7.30%和93.54%。

【分析】2025年春节国内消费需求明显增加,消费活力提升明显。假期支付交易数据相较去年大幅度增加体现消费获利的提升,另外来华人员支付大幅增长,体现国内旅游、零售等行业明显复苏,这与前提政策有关也与此前互联网“对账”有一定关联,大量TikTop用户涌入国内应用,让世界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对旅游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2024年12月17日开始实施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或持续刺激境外来华旅游热潮,或带动国内旅游消费进一步提升。

2、2月3日周一,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ISM制造业重回扩张,好于预期,创2022年以来新高。这是美国工厂活动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扩张,受订单增长和生产加快的推动,表明美国制造业前景趋于乐观。同期数据,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49.5%和46.5%,比上月下降0.6、1.2和2.0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分析】1月制造业PMI回落至临界值以下,除了春节假期的影响外,供需两端数据也有所回落,整体表现弱于季节性,但春节假期期间国内消费数据释放了部分积极信号,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制造业PMI的分项数据来看,首先较为明显的是中小型企业的景气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两者的回落幅度均大于过去五年同期水平,这或是1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另外,表征供需的分项指数也弱于季节性,如新订单指数回落1.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明显高于历史同期;同时,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1.9个百分点,这或与2024年末的“抢出口”有关;表征供应的生产指数回落2.3个百分点,同样表现为回落幅度高于往年;最后,消费品行业PMI下降2.3个百分点,降幅较大。

制造业中表现较好的为大型企业和部分行业,同时价格指数也表现为双双回升。从产需看,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3%和50.6%,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运行在临界点以上。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5%和47.4%,比上月上升1.3和0.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两个价格指数均大幅回升至景气区间,纺织服装服饰、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相关行业购销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

后期来看,企业预期仍然保持相对乐观,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3%,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节后市场发展信心增强。另外,春节假期期间的消费数据和其他宏观标新也给了市场进一步信心,制造业景气有望在季节性加持下重新回暖。

4、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1万人至21.9万人,略超预期的21.3万人。

5、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3万人,为三个月最低水平,预期为17万人。1月失业率为4%,预期为持平于4.1%。

政策视角

1、国务院: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据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自2月4日起,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谷歌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央视玉渊谭天:中国可能还会根据美国的措施动态调整相关反制措施。

【分析】作为对美提高关税政策的对等措施,我国采取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对部分物资进行出口管制的措施,此前在去年12月份拜登政府发布对中国高端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之后,商务部就曾发布公告,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2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出台的措施更加更加明确和具体。

春节期间美国关税政策是关注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对美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的对等举措,对进口自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2、美联储1月暂停降息,这是自去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首次暂停。会议声明变化偏鹰,预计3月降息可能性亦不高,但全年实际降息次数或仍高于美联储目前预测的 2 次,这对全球金融市场资金流向和利率走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摩根士丹利不再预测3月份降息,预计6月份会有一次降息。

3、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要锚定发展目标因时因势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聚焦突出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发力,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及时回应关切加强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4、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4.5%,并暗示只需再降息两次即可将通胀拉回2%的目标。

5、 商务部回应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相关问题表示,中方不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愿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但对于单边霸凌举措,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6、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要求,应链核心企业要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或不当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

7、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0%,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上升。分区域看,2025年1月,亚洲制造业PMI有所回调,但仍连续13个月运行在50%以上;美洲制造业PMI升至50%以上,结束连续9个月50%以下运行态势;欧洲制造业PMI和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一升一降,均在50%以下。

【分析】全球制造业PMI总体呈回升态势,并连续13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其中美洲和欧洲制造业有所回暖。海外数据亦反映出这样的特点,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ISM制造业重回扩张,好于预期,创2022年以来新高,同期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制造业PMI数据亦有好转。这表明全球经济总体呈回稳向好态势,为2025年全球经济平稳向上奠定较好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需求的内生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加剧三个问题也与全球经济复苏相伴而行,对立与合作两种经济思路的博弈也将在2025年继续相互碰撞,影响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预期增速至4.6%,较2024年10月的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中国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加快落地对中国经济稳定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均有积极的意义。

8、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计划于下周公布“对等关税”措施,这意味着美国与其经济伙伴的贸易战将大幅升级。

产业观察

1、春节假期,国际金价大涨,现货黄金最高达2833.54美元/盎司,COMEX 黄金期货盘中也创下历史新高,受此影响国内金饰价格冲高,反映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在上升。

【分析】春节期间黄金价格大战主要受政策端不确定性影响,美国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市场风险情绪带动下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国内黄金首饰价格最高来到855元/克,进一步刺激国内黄金消费热情。

2、根据第一商用车网初步掌握的数据,2025年1月份,我国重卡市场共计销售7万辆左右(批发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12月下降17%,比上年同期的9.7万辆下滑28%。

3、克拉克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其后。

4、汽车分企业产量

1)吉利控股集团2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其在2025年1月330,782辆,同比增长14.8%。其中,新能源销量152,315辆,同比增长59.5%,新能源渗透率46%。吉利汽车控股1月销量266,737辆,同比增长约25%,再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1月新能源销量121,071辆,同比增长约84%,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45%。

2)广汽集团:1月汽车产量为116,345辆,同比下降26.13%;1月汽车销量为98,437辆,同比下降25.41%。

3)长安汽车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销量超268万辆,创近七年新高。新能源2024年全年销量超73万辆,同比增长超50%;海外销量超53万辆,同比增长超47%。

4)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公告,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0538辆,同比增长49.16%;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27864辆,同比增长59.48%。公司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

5)2月4日,赛力斯发布2025年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达17906辆。问界M9系列1月交付12483辆,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数据显示,问界位列2024年国产品牌单车成交均价第一,也是均价超过40万元的唯一国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