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回顾
1.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GDP达134.9万亿元,增长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
就业、物价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仅0.2%。
对外贸易规模创新高,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 产业升级与创新能力提升
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超1300万辆。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3. 改革开放深化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扩容升级。
4. 民生保障稳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力度加大。
5. 生态环境改善
PM2.5平均浓度下降2.7%,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
1. 主要预期目标
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4万亿斤左右。
2. 政策取向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安排)。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注重惠民生、促消费。
三、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1. 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完善免税店政策。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培育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布局未来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
3. 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 改革开放深化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资本市场制度。
5. 对外开放
稳定外贸发展,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
鼓励外商投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6. 防范化解风险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遏制违规举债冲动。
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健全监管体系。
7. 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
巩固粮食生产能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8. 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完善资源节约制度。
9. 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
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备注:以上内容基于AI总结,具体内容以官方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