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宗商品观点
【核心观点】商品市场总体表现尚可,商品指数表现为反弹走势,但技术形态上仍以反弹为主,日线结构先涨后跌,趋势或仍以下跌为主。
全球市场仍笼罩在关税恐慌之中,4月2日美国将亮明贸易政策底牌,由于美国“抢进口”已彻底结束,且特朗普推出的“对等关税”和各项外交政策使全球地缘形势更为复杂,Q2中国出口增速的下行压力较大。在利空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商品仍表现出上涨难,下跌易的特点。
3月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结构分化。主要的利好在于,基建重大项目推进较快,以旧换新支撑家电、汽车销售,出口货运受低基数推升,且地产销售“金三”成色尚可。但同时也要看到利空,家电、汽车等中下游行业生产增速放缓,房地产销售的恢复尚未充分传导至房建施工,企业预期和信心有待巩固和提升。
叠加关税阴影带来的影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对未来的预期仍存在诸多疑虑,因此在价格上的表现总体较弱,即使有短暂的强势也多以反弹为主,4月2日关税落之前,市场仍以交易预期为主,预期偏空,价格偏弱,相对于商品,股市方面或反映更加敏感,在全球股市波动风险增大时,或拖累商品表现。
金融市场:上周,全球金融市场涨跌互现。商品期货方面,主要商品期货价格涨跌互现,工业品指数上涨1.01%,农产品指数上涨0.21%,商品方面锡价格大幅上涨4.35%;全球股市方面,中国股市全部下跌,科创50跌幅最大,达1.29%;欧美股市多数下跌,仅英国富时100小幅上涨0.14%。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收于104.00,下跌0.16%。
国内宏观:国内生产端延续恢复态势,3月后半月工业生产端上行斜率明显改善,上游主要产品开工率、产量形势全面改善、中游生产仍然延续偏强状态;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也出现了明显回升;终端消费需求仍然偏弱,价格或延续承压态势。
国际宏观:高盛预计,由于关税拖累经济增长并推高失业率,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三次。高盛目前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9月和11月降息,而此前的预测是今年两次降息,2026年一次。此前,高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提高了对关税的假设,目前预计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将在2025年上升15个百分点。
政策视角:国内政策仍聚力消费刺激,财政部报告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货币政策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宏观数据
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15.5亿元。
2、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4万人,低于预期的 22.5 万人,就业市场持续稳健。
3、 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初值48.7,为26个月以来新高,预期48.2,2月终值47.6。
4、1-2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65亿元,其中公路、水运分别完成投资2540亿元和278亿元。
5、商务部:截至3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合计超过150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2800万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已经超过220万辆。
政策视角
1、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表示,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为经济持续向好、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2、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全文共22条,主要包括完善反制措施、细化反制程序、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措施执行等方面的内容。
3、财政部报告提出,今年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中央本级科技投入,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购买委内瑞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25%的关税,相关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还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内宣布对汽车、木材和芯片等商品实施额外关税。可能会对许多国家给予关税豁免。希望美联储降低利率。
【分析】3月初,美国财政部表示已经要求雪佛龙逐步终值在委的石油业务,并责令其在4月3日前全部退场。此特朗普宣布对购买委油气产品的国家征收25%的关税将进一步迫使其他油气公司退出委内瑞拉市场。。
5、美国发布与俄乌会谈声明称,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已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美国将帮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进入世界市场的渠道。美俄乌三方同意制定措施,以实施关于禁止袭击俄和乌能源设施的协议。
6、据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总统特朗普着眼于4月2日出台两步走的关税计划,其中包括立即征收高达50%的关税,并立即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
7、美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还称,美国将会对木材和药物收取关税。
【分析】美国是汽车消费大国,年销量在1600万台,美国本土生产1500万辆,其中进口汽车约为700万辆,出口汽车为600万辆。美国对汽车征收25%关税影响较大,从数量上看,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大众汽车公司在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以及丰田、现代汽车公司在内的亚洲公司受到最大的影响。2024年中国共计出口汽车641万台,从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数量只有10.4万辆,但通过墨西哥转口至美国的中国汽车达到近63万,综合计算,中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实际数量已经达到73万辆,占当年(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2.4%。
8、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9、3月27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产业观察
1、中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供需失衡是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控产、行业自律减产都是权宜之计。切实关闭新增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才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
2、比亚迪: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1.02亿元,同比增29.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34.00%。
3、世界钢协:2月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3%至7890万吨;2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4%至1.447亿吨。
4、造船:据路透社报道,全美多行业高管当地时间24日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的听证会上警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该计划依赖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费用,这一做法将对美国本土船舶运营商、出口商以及相关就业等造成冲击。报道称,上述计划已在美国海运业引发强烈反弹。因为它威胁到的正是那些能为特朗普“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带来订单的航运公司及其客户。
5、有色:3月28日,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
6、钢铁:中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近日表示,供需失衡是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控产、行业自律减产都是权宜之计。切实关闭新增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才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
7、家电:产业在线数据,4月家用空调排产2400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增长9.1%;冰箱排产809万台,较上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6.7%;洗衣机排产740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微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