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材价格 > 建筑钢材 > 卓创视点 > 正文

【一周宏观】4月商品总体下跌,关税战主导价格趋势


卓创资讯 刘新伟 2025-05-07 11:10:38
收藏

过去的4月份市场笼罩在美国滥施关税阴云之中,在关税政策落地的初期全球大类资产中除具有避险属性的黄金价格之外,均出现较大波动,形成2024年以来最大的跳空窗口,此后4月上旬下半段至今价格均表现为修复性行情,过程中伴随着白宫政策的反复,截止到4月末价格仍始终在缺口下方波动。

从价格的表现看,商品价格累计下跌超过5%,其中工业品下跌近7%,农产品下跌0.37%,贵金属3.68%,最大波动幅度达15.56%,其中黄金价格涨幅超过8%。从板块看,谷物板块涨幅超过5%,玉米链,生猪链均有上涨;石油板块与化工板块跌幅超过8%,跌幅领先,宏观利空叠加基本面供应压力共同驱动价格下跌。

从具体商品看,4月份与关税风云相关的商品表现相对较好,除黄金价格之外,大豆、玉米、淀粉、鸡蛋、苹果涨幅超过3%;集运欧线,BR橡胶,多晶硅等12个期货产品跌幅超过10%。其中集运欧线当月下跌超过40%,跌幅最高。

国际宏观:美国关税政策是商品价格变动的核心驱动。4月初美国普遍关税落地,市场担忧关税政策会引发全球性金融风险,全球股市,商品均跳空下跌。但后续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市场情绪有所修复,股市呈“V”型结构,已经完成修复,但商品仍未能够修复至跳空窗口下沿位置。美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跌,4月中旬后美元指数跌破100,此后继续下跌至97附近。美国债收益率月内大幅波动,10年期国债期货呈不规则“N型”走势。

国内宏观:中国在关税政策选择与美国硬刚,对美商品关税到125%之后不在对美关税政策回应;4月中旬市场开始交易重要会议预期,期盼货币政策落地,但政治局会议没有预期中的大招,还是沿着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两会主基调;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尚可,但市场并不认可,4月份制造业PMI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之下,关税已经在高频指标上显示出其利空影响,但关税政策对出口的实际影响仍待显现。

4月PMI作为关税冲击下的第一份宏观数据,表明前期“抢出口”已告一段落。外部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风险不容低估。这种影响直观地体现在4月PMI回落的幅度上——不论是制造业PMI整体,还是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其单月下滑幅度均远超2018年。

市场短期情绪仍以修正前期跌幅为主,并没有新的利空来袭,同样也缺乏系统性的利好刺激,商品在基本面与宏观之间寻求平衡。后续关注中美谈判的情况,谈判中释放出的消息决定市场修复状态,以及国内逆周期调节的强度;美国通胀与反通胀之间的博弈受实际数据的影响,白宫与美联储的博弈仍会继续。

当前国内基本面上看,地产、基建复工进度有序推进,符合季节性特点,景气度呈边际修复状态。从板块驱动上看,基本金属依旧是最值得期待的板块,短期风险释放给出比较好的买点;黑色缺乏进一步驱动,减产并不能系统解决黑色面临的问题;能化产品下方支撑明显,趋势上仍受扩产的压制;农产品方面,缺乏利好支撑,天气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宏观数据

1、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2、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其中,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一季度,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达5849亿元,增长21.8%,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97.5%,进口增长14.9%。

3、因对关税和通胀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降至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低水平。

【分析】数据显示,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低于市场预期的87.5和3月份修订后的93.9。在该指数的5个组成部分中,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市场环境的评估指数小幅下降,但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业和就业市场环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大幅下降至54.4,为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显著低于通常暗示将出现经济衰退的80的门槛水平。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1.0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前2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

5、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分析】从趋势上看,前期制造业增长形成的高基数叠加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4月份制造业景气指数落于荣枯线之下。从结构角度看,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8和2.6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价格指数均有所下降。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7.0%和44.8%,比上月下降2.8和3.1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

政策视角

1、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5日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对记者表示,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近一周以来,美方在对华关税问题上不断释放混乱甚至相互矛盾的信号。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25日晚强调,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纠正错误,停止威胁讹诈,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2、《商务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优化离境退税支付服务。将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0000元人民币。推动退税代理机构与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加强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分析】。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1)国家发改委: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定向增发购车指标;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我国能源供应没有影响;是否进口美国饲料粮、油料不会影响我国粮食供应。

2)央行: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今年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万亿,增加约2200亿元,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同比多增超过2000亿元。

3)人社部: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

4)商务部:设立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专项信贷等支持工具,让外贸企业更有底气接单。

4、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

5、“二套转首套”可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扣除。国家税务总局表示,“二套转首套”满足相关条件,可以自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开始还款的当月起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6、今年以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多数地区首批补贴资金使用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7、美国《华尔街日报》2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采取措施减轻其汽车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防止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与其他已加征关税叠加,同时放宽部分用于美国本土汽车制造的进口零部件关税。根据知情人士说法,这一决定意味着,已支付美政府汽车关税的汽车制造商不会再被加征钢铝等其他关税。该决定将具有追溯效力,意味着车企已缴纳的此类关税有望申请退还。

8、4月28日,外交部重申中美未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8日重申,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当日例行记者会上,郭嘉昆回答有关提问时说:“据我了解,近期两国元首没有通话。”  郭嘉昆表示,关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9、印尼政府在上周末宣布,提高对镍、煤炭、铜、黄金等矿产的特许权使用费税率。其中,镍的税率增幅最大,从原定固定的10%上调至14%至19%不等,具体税率取决于镍的市场价格。

10、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补偿金额最高可达汽车零售价格的3.75%,这一补偿上限在第二年将降至汽车零售价格的2.5%。

产业观察

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表示,在当前需求下滑、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减产已是行业共识,亟须转化为统一行动。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反内卷、强自律,促进区域和品种市场有序发展。

2、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3、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截至2025年4月20日,共有189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41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热点追踪

1、事件追踪

>>4月26日,伊-朗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发生爆-炸事件,阿巴斯港市内震动感明显。据伊-朗官方伊通社数据,该港口占伊-朗非石油货物进出口总量的55%以上。此外,该港口还承担着伊-朗85%以上的集装箱装卸任务。

>>当地时间27日,伊-朗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已恢复货物进出口工作。

印巴局势

>>当地时间4月30日凌晨,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阿陶拉·塔拉尔表示,印度恐将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对巴采取军事行动,印方的任何军事冒险行为将遭到巴方坚决果断回击。当地时间30日2时39分,塔拉尔在社交媒体上说,巴基斯坦已掌握可靠情报,印度计划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以毫无根据的指控为借口对巴采取军事行动。印度方面目前对此暂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