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宗商品观点
核心观点:短期市场或结束亢奋状态,黑色系相关商品上涨缺乏支撑,短期或重回震荡。
过去一周国内商品市场仍以震荡调整为主,工业品总体已经逐步进入到需求淡季,但黑色系与有色系相关商品表现亢奋,价格上总体有所上涨。
在宏观层面,需求影响担忧随地缘风险减退、中美经贸摩擦缓和有所消退,美国经济数据亦指向“软着陆”。宏观预期修复,铜等定价全球增长预期的品种率先反弹。在产业层面,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继续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内卷”预期抬头,对螺纹钢、工业硅、多晶硅与碳酸锂等价格长期受制于产能压力的品种也形成利好。
国内宏观:从工业品的在国内总体变化上看,沥青开工相对强劲,但其他与工业经济关系密切的数据均有所放缓;半钢轮胎开工率大幅下滑,潜在影响因素包括反内卷、国补退坡以及出口放缓预期等因素;房地产市场总体依旧偏弱,挂牌量价有企稳迹象。高层会议多次提及“反内卷”相关内容,再提“去产能”,内需驱动型商品表现相对亢奋。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外交部长王毅称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7%,连续2个月上升。
国际宏观: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依旧在放缓,ADP高频数据意外下跌,数据发布后,海外市场降息预期再度回调,7月降息预期降温、9月起年内降息两次为较大概率场景,美债收益率曲线小幅熊平,美元指数走强至97.3附近后冲高回落;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漂亮法案,法案中10年增加4.1万亿美元总赤字,比此前众议院版本多增赤1万亿美元。其中,26-28年财政赤字率在7%左右(明显高于24-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称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最高税率或达70%。
商品市场总体并未摆脱需求的桎梏,尽管黑色系及玻璃等产品在供给端主动收缩的背景下有上行的预期,但并未在需求端有明显改观。短期市场总体表现仍难有好表现,以黑色系看,整体供需过剩,但缺乏进一步向下驱动,也缺乏上行动能。后续国内对冲政策的出台以及供给侧改革是主要的市场变量。
宏观数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5.3%。5月当月增长5.0%,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波动幅度环比有所收窄。
2、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5年6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3、根据最新发布的6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全球制造业活动全线反弹。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可能得益于中美贸易关系的正常化以及7月9日关税暂停到期前的企业提前备货行为。
4、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3万人,预估为增加9.8万人,前值为增加3.7万人。
【分析】美国企业6月份就业人数意外下降,为两年多来首次,反映出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这可能引发外界对经济放缓背景下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走弱的担忧。从DPResearch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对经济学家的调查中,没有一位经济学家预期会出现下降。
5、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对美出口商品将被征收20%关税,任何转运货物将被征收40%的关税。另外,越南已同意取消对进口美国商品的所有税费。
6、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前5个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1407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
7、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人,远超预期的11万人,失业率维持在4.1%。
政策视角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2、6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与有关国家关税谈判情况答记者问称,中方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换取所谓关税减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3、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分析】此次会议提出“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基于对政策的敏感性考量,市场买入淘汰落后产能预期,推动钢材等产品价格反弹,另外,在钢铁、玻璃等行业出现政策性减产或主动减产的行为,带动钢刺啊、玻璃、多晶硅等品种反弹。“反内卷”主题重申或刺激相关商品价格止跌回稳。政策影响力度是否会构成类似2016年的驱动仍待观察。
4、国家发改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5、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6、当地时间6月30日,欧盟理事会发布消息称,决定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再延长6个月,至2026年1月31日。
7、据新华社援引外媒报道,印度4日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冲击印度出口,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产业观察
1、汽车: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万辆,但高于市场悲观预期35万辆;特斯拉6月销量现转机,中国市场九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Model Y改款推动部分欧洲市场反弹。
2、汽车:新能源车企集中公布6月成绩单。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增224%,连续8个月超3万辆。零跑汽车交付4.8万辆,再创新高。
3、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以单边计算,6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739579418手,成交额为527934.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1%和17.25%。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076413725手,累计成交额为339727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和20.68%。
4、秘鲁铜矿运输中断的起因是小型金矿和铜矿开采商的抗议——其中包括设置路障(这阻碍至少两个主要矿山的半成品铜运往装运港口),他们对监管限制和繁琐的手续感到不满。这些抗议活动阻碍了半成品铜从主要矿山运往装运港口,这种趋势仅仅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长,主要原因是金属价格上涨和该国即将到来的选举。非正规采矿活动威胁着新矿床的开发,并增加了全球供应风险,大型矿业公司将小型矿山的临时登记视为非法活动的掩护。
技术进展
1、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千吨级中试成功:岚泽能源千吨级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中试装置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现场考核,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前沿技术迈出了从实验室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步伐。
热点追踪
1、天气追踪
1)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29日18时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29日20时至30日20时,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此外,水利部29日对重庆、四川、甘肃三省份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2)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山东省水泥熟料企业开展汛期错峰生产的通知》,协会研究决定,7月6日-7月25日组织实施汛期错峰生产。
3)中央气象台7月6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6日8时至7日8时,台湾岛、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西部、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和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高原南部、云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台湾岛中南部有大暴雨(100~2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4)中央气象台7月6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东北转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加强,6日夜间至7日早晨将自南向北穿过台湾海峡,在此期间可能擦过或登陆台湾岛西部一带沿海,7日白天移入东海西南部海面,逐渐向福建北部至浙江中南部一带沿海靠近。
2、政治局势
他山之石
1、桥水称,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关税对美国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虽然部分影响已开始沿着我们预期的路径逐步传导,但诸如关税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冲击等部分方面受到的影响仍相对有限。基于对美国经济现状及美联储政策取向的判断,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正接近满负荷运行,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可能拖累增长,但一旦诸如“大而美法案”等预算措施落地,财政政策将对经济形成支撑。近期美国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的可能性较低,这与当前市场定价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