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上半年,钢厂自主减产力度加大,下半年政策扰动仍需观望,后期随着钢材价格下跌和需求走弱,钢厂利润下滑,或将进一步减产以应对供需矛盾,以吨钢利润为核心的自主控产不容忽视。
上半年钢厂自主减产幅度较大,粗钢及生铁产量同比已有较明显回落,下半年来看7月钢企盈利下滑,钢企高炉检修力度增强,铁水产量见顶回落,以吨钢利润为核心的自主控产不容忽视,后期政策扰动也仍需观望。从官方政策文件来看,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随后发改委进一步细化《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节能降碳”、“粗钢压减”等词汇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实际供应减量有待各地减产情况进一步明朗。
粗钢控产政策分析
从今年政策时间线来看,4月发改委、工信部重提“粗钢控产”。5月底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中均再次提及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6月17日福建省要求按照不超过批复钢产能的85%为考核目标上限,提出2024年粗钢产量调控任务具体考核目标,并分钢厂进行了月度分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全国粗钢产量累计为4.38亿吨,同比去年减少601.5万吨,目前全国一共有11个地区粗钢产量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量在,其中排在前三的是广东、广西和福建。
![](//img.sciimg.com/images/0/202407/202407121522417291.png)
回顾过去几年钢铁行业产量变化情况,国内钢铁行业自2021年初开始实行粗钢平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粗钢产量:2021年10.35亿吨,同比下降3000万吨;2022年10.18亿吨,同比下降1700万吨;2023年10.19亿吨,同比增长100万吨。
从表1可以看出,河北、辽宁等前五位产钢大省(全国占比53%左右)2021-2023年的粗钢产量基本逐年下降,江苏省产量波动较小,累计降幅约1.2%;而山西省粗钢产量降幅较大,累计降幅达16.7%,2021-2023年累计下降449万吨、2024年1-5月同比再降283万吨,这与山西地区钢材结构(建材为主)以及冬季大气污染防控有关。今年1-5月这几大省份粗钢产量仍继续下降,因此预计控产压力不大。而福建、广东、广西三省这几年粗钢产量增长较快,2021-2023年合计增产1540万吨,同期河北减产1446万吨,这三省的较多产能与河北部分钢厂搬迁有关;2024年1-5月三省增产835万吨,下半年将有较大减产压力。当然,粗钢压减实际影响几何还需关注各地政策出台及执行情况。
节能降碳方案中粗钢减量分析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明确目标:到2025年底,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 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中钢协公布的数据,2023年协会会员单位吨钢综合能耗为557.15公斤标准煤,全国粗钢产量为101908.13万吨,对应总能耗为56778.11万吨标准煤。按《计划》要求,到2025年末钢铁行业吨钢能耗较2023年应下降2%以上,即届时吨钢综合能耗不得高于546.01公斤标准煤,而总能耗下降2000万吨标准煤至54778.11万吨标准煤,对应2025年底粗钢产量为100324.37万吨,相当于2024-2025年全国粗钢产量需减少1583.76万吨。
![](//img.sciimg.com/images/0/202407/202407121522235768.png)
通过折算,1吨标准煤对应2.46吨二氧化碳。对应2023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37吨,钢铁行业全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39686.7万吨。按照《计划》要求2025年底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将降至134386.7万吨,对应粗钢产量100094.37万吨,较2023年产量减少1813.76万吨。
综合来看,按照《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部署,2024-2025年全国粗钢产量需下降约1584-1814万吨,平均下来,今明两年的年减产幅度在800-900万吨。2024年1-5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602万吨,也就是说6-12月粗钢产量同比仍需减量200万吨,可达到目标均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按照往年的生产节奏,本年度粗钢产量调控任务完成难度不大。
季节性因素影响
从历史经验来看,下半年粗钢及生铁产量下降概率较大,主要为进入淡季后成材需求偏弱,钢厂年中检修,以及行政减产因素干扰等,对原料端的需求也会出现相应的减少。进入四季度需要重点注意秋冬季供暖期间对于环保评级为C类的企业有极大概率直接按照超过50%比例减产,不排除停产,进而推动这两年的超低排放改造和尾部产能削减目标。
![](//img.sciimg.com/images/0/202407/202407121521565223.png)
目前来看,从钢厂自主控产角度,一方面,近期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原料跌幅不及钢材,钢厂即期利润或将进一步下滑,部分长流程钢企已进入亏损状态,7月初检修钢企数量增加,但预计在月底复产,7月粗钢及生铁产量降幅或有限;另一方面,当下钢材下游需求边际走弱,黑色系商品价格持续徘徊背后是进入淡季后钢材供需矛盾的持续累积,而要化解矛盾只能下降产量和需求匹配,若旺季需求回归不及预期,钢厂亏损加剧下产量或有下降。从政策角度来看,钢厂面临的政策压力不大,因为在上半年需求疲弱的情况下粗钢产量已经同比下降。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如果后续需求没有特别强劲的恢复,粗钢产量超过去年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则该政策实际影响有限;如果三季度粗钢产量回补,则四季度减量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