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毕红兵:宏观定价逻辑主导12月钢铁冲刺年关(上)》
上文主要分析11月钢铁行业的价格传导、供需变化、龙头企业调价方向和去库存表现等。本文围绕宏观指标和季节性因素进行未来的预期分析。
宏观指标略回暖:国际不确定性升温,国内积极稳健
“特朗普交易”下国际宏观经济展望
2024年作为全球性换届的重要一年,美国总统选举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由此催生了“特朗普交易”和“哈里斯交易”。特朗普如今已基本确认当选美国新任总统,这暗示市场基于“特朗普交易”的预期正逐步转化为现实。“特朗普交易”是指投资者基于对特朗普政策的预期,通过在股票、债券、加密货币及商品市场上的操作,表达对其经济增长、通胀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特朗普新政给商品市场的表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政策预期通过推动商品供需预期进而影响价格波动,而非政策本身的即时影响。
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受经济周期影响总体呈前高后低的走势,特朗普当选只是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不会改变大宗商品的整体趋势,但可能影响价格的阶段性走势。未来需持续关注特朗普在2025年就职前的言论,其言论可能扰动商品价格的短期变化,具体影响还需关注竞选过程中的政策落地情况。
钢材出口继续处于高位
从钢材出口量的季节性表现来看,选取2004-2023年相关指标数据,10月份钢材出口量处于季节性回落阶段,而今年由于10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从而出现了一定的逆季节性现象,出口量环比增加。从海关公布的10月份出口量数据来看1118.16万吨处于中位略偏高的水平,在2004-2024年历史最低值和最高值分位线水平的99.25%位置上。而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10月份累计出口钢材9189.3万吨,同比增长23.0%,增速回升。同时,11月份影响外销的因素海运费受近期地缘政治风险略升温和货运量恢复的双重影响,出现震荡趋强的现象,从而增加了未来的出口成本。

备注:2004年至今钢材月度出口量平均水平选自月度出口量的连续算数平均值。

国内因素:地产端政策进入年终总结阶段
政策来看,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的公告》。11月份的建筑业PMI指数回落0.7个百分点至49.7%,今年首次降至收缩区间,天气转冷和房地产低迷是主要拖累。预计随着促消费、稳楼市、振股市政策进一步显效、财政政策加力提速,服务业和建筑业PMI有望继续稳定运行。
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降为96个,深圳、成都、乌鲁木齐、东营共4城二手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打破百城连续7个月全跌局面,释放积极信号;11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27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7%,跌幅较10月收窄0.03个百分点,同比下跌7.29%;百城新房价格环比结构性上涨0.36%,同比上涨2.4%。从政策来看,一线城市的调控政策未来仍有优化空间;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也有望加大购房补贴力度,进一步推动市场量价企稳。
制造业供需双升
受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快落地显效、11月份工作日增加对生产端形成提振,以及两新政策、“双11”促销、“抢出口”效应等带动需求释放影响,制造业供需指标双双回升。
从2024年11月的制造业PMI数据,以及11月下半月的高频数据来看,我国实体经济延续了今年9月政策转向后,预期回升、内需向好的局面。在本应是淡季的11月,经济体现出了“淡季不淡”的特征。经济复苏的势头主要来自民间情绪的上升,与上半月数据呈现的“预期跑在政策前面”的局面相吻合。此外,近期实体经济预期改善的背后,房价的企稳发挥着不能忽视的作用。
季节性因素或继续显现
卓创资讯监测分析钢铁主流品种螺纹钢和板材等发现,12月份继续反弹概率升温。12月适逢年关将至,各类稳经济会议召开在即,定价逻辑中宏观定价逻辑逐步占据上峰位置。同时考虑到国际上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大宗商品趋强态势升温。供应方面,依然稳定供应为主,需求方面则处于预期淡季效应中。另外有所支撑的则是,在钢坯、热卷等原料阶段性反弹预期升温下,成本支撑增加。
综合来看12月份的钢材市场依然是政策频发和钢铁延续性供需格局博弈兑现的结果,最终或将出现市场均价继续小幅反弹的行情。密切关注未来从国际到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释放出的信号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度,国际降息,国内降准,出现如此概率仍然存在。但是不排除当行情形成共振式反弹时,资本的反向操作将会主导一波行情出现较大的下调幅度。目前来看,这一概率相对较小。
风险提示:政策持续性和有效性不及预期、国内外经济数据变化超预期、不同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力度超预期。